電纜行業機遇百年難得一見
十年光陰彈指一瞬。印永華介紹,特高壓在我國已經有10年之久了,歷經了專題研究、設備研制、工程實施、示范工程的投運等一系列過程。現如今,交流實驗示范工程和直流試驗示范工程分別在2009年和2010年投運。這兩個工程的投運標志著我國的特高壓技術,包括設備制造、工程建設、調試、運行已全面掌握,隨后開始了推廣應用和擴建工程。目前,已經投運、上報、在建的特高壓交流工程不在少數,特高壓建設已經到了規模化階段。
同時,在印永華看來,上馬特高壓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兩個字:需要。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的需要,電網發展對堅強網架的需要,大規模遠距離輸電的需要等。
“我國的裝機容量到2020年將達20億千瓦,到2030將達30億千瓦,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,這個趨勢將不斷發展。送電需求是特高壓客觀需要的存在,資源輸送、環境制約等都是特高壓需要不斷發展的理由。”印永華表示,只要輸電行業仍在不斷地發展,那就需要電纜產品,這對于電線電纜行業來說都是不可錯失的機遇。
印永華表示,目前國家電網提出的“全球能源互聯網”和國家提出的“一帶一路”、“亞投行”有所相似,都是為了更好地“走出去”。雖然過程艱難,不會一蹴而就,但是不“走出去”,很多產業產能過剩等問題就很難得到解決。當前,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,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。包括主要發達國家在內,都存在著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歷史欠賬,包括交通、電力、水利等,迫切需要更新改造和新建,這對于中國電線電纜行業來說是千年難遇的機遇,為國內電纜產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原始動力。
當前,中國電線電纜行業正面臨著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,國內內需市場強勁,國際市場近在咫尺,我國電線電纜企業應順勢而為,早做準備,瞄準目標,不斷創新,以實力和國家戰略為依托,把電線電纜隨基建項目“輸出”到亞洲乃至全球。